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王峰配资114平台
“00后”摄影师陈一凡大学毕业后,放弃留在成都高校任教的机会,背着相机回到家乡庐江县万山镇,用镜头聚焦美丽的“十里长冲”。如今,这位年轻的摄影师一边经营着自己的小店,一边用影像讲述着家乡的故事。
回家乡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
2022年盛夏,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陈一凡而言,是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一边是四川成都母校递来的橄榄枝——留校任教;一边则是千里之外家乡庐江县的青山绿水。
“当时,我的家人很支持我留在成都当老师,但我还是选择回家乡,想在这里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回想起当初的选择,陈一凡的语气依旧坚定。
陈一凡坦言,留校意味着优厚的薪资以及在艺术领域的广阔前景,这对许多艺术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是梦寐以求的,说不动心那是假话。
“成都的平台虽好,但家乡的美更需要有人去守护、去传播,我觉得应该用自己的所学回报家乡。”陈一凡表示。
当年6月,带着一台相机、一台笔记本电脑,陈一凡回到了家乡庐江县。2023年5月,他在庐江创办了一家影视传媒公司,并注册了短视频账号,专门拍摄庐江县各乡镇的自然风景、乡村人文。
从“走遍庐江之寻找春天”到各类游玩攻略,他的作品没有刻意雕琢,却凭着真实的乡土气息打动了网友。
如今,其账号在多个平台累计获得数百万播放量,成为外界了解庐江的一扇生动的窗口。
让更多人了解“十里长冲”
陈一凡与“十里长冲”的缘分,始于一次偶然的合作。
2023年底,陈一凡的短视频作品被庐江县万山镇一当地网红咖啡品牌负责人看中,陈一凡被邀请参与负责对其咖啡品牌的相关短视频拍摄、账号运营等。
这个机会让他深入接触到“十里长冲”,也让他彻底迷上了这片被时光眷顾的土地。
此后,他陆续与长冲亲子谷内的无限动物农场、绿乐园、甜野乡集、万山电影公园等多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负责影像制作与宣传工作。
2025年3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的“长冲旅拍基地”正式落地长冲亲子谷,这既是他的创作空间,也成了连接游客与乡土的桥梁。
在陈一凡看来,“十里长冲”是庐江知名的生态秘境,却曾因地处偏僻而“养在深闺人未识”。“这里的美不止于视觉,更藏在细节里。”
为了捕捉这些瞬间,陈一凡成了“十里长冲”里最勤勉的“追光者”。
每天一早,他扛着相机钻进山林,只为拍下山泉初醒时的第一缕晨光,去记录农民收割水稻的辛劳,去定格雨滴打在红叶上的晶莹。
他将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影像剪辑成短视频,通过自己的账号传播。每一件作品没有华丽的特效,没有刻意的摆拍,镜头里呈现的是真实的“十里长冲”美景。
“没想到真的火了。”陈一凡翻着手机里的后台数据,像最近出品的短视频《合肥首家滑雪场在庐江万山开工》收获全网播放量50万+的好成绩。
不仅如此,评论区里满是“这是哪里?太想去了”……更让他欣喜的是,视频发布后,就有外地游客循着他的短视频里的路线找到“十里长冲”,拿着手机对照着取景拍照。
希望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
随着名气渐长,陈一凡在村口开的“长冲旅拍基地”也渐渐被人熟知,这里既是他的摄影工作室,也是长冲的“隐形客服中心”。
“我的旅拍基地正好处于长冲村口位置,很多外地游客来此都会经过我这里。”陈一凡表示,游客们来打卡时,总会问哪里的农家菜好吃,哪家的民宿干净……我就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免费为他们量身定制游玩方案,让每一位来长冲的游客都有一个美好体验。
每当看到游客对着家乡的美景赞叹,看到乡亲们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增加了收入,他就觉得“这条路走对了”。
“‘十里长冲’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人的参与,我希望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年轻人能够回到家乡,一起建设美丽家园。”陈一凡表示,乡村是个大舞台,只要热爱这块土地配资114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让梦想在这方舞台上绽放。
倍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